放说说太长,放文章太短,分开太繁杂,于是就合起来

2025

8月

5日 差异

过去还视为一类,仅仅因为写作有了几百个粉丝就有了差异迫使令人难受了
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到底还是心里建设薄弱,以至于交流中总觉下方,说是对影响力的敬畏吗?不清楚
需要休息,需要休息,好疲惫,需要休息,感觉好累,休息休息,需要休息,需要很多的休息,因为很累,休息吧休息休息

2日 纸质与电子

之前一直看网课学什么深度学习,虽然也有很多不懂的,但是总体还是轻松的,因为一直拖着的缘故,我曾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巩固数学和程序(英语虽然说要学但是总归没那么重视的),今天拿起数学书来做,心里茫然,脑子也顿住了,眼睛也发涩了,我猜想可能是数学的缘故,但我都还没做难题呢,这种感觉太熟悉了,就是太久没看书了,脑子切不过来。
其实你说学吧,虽然却有差异但是线上线下似乎就是几种风格了,这应该只是习惯的问题,从前极其不爱看电子书于是纸质书大把大把的买,现在虽然还是不怎么看电子书下了几十本几乎都没点开过,但是电脑看的多查资料什么的,具体有什么差异吗?谁知道,本质似乎也没什么差异,因为网络上也还是尽可能地看文字资料而不是视频资料,那么就只能解释为习惯一种了。这说不上来利弊,但是还是很感慨,从纸质迈向电子,但从未想过放弃纸质,哪怕现在我的床边还放着几本书呢,但是却很少翻阅了,阅读能力的下降?不能说没有,更多的还是对纸质的耐心下降了吧,耐心意外的分布不均,老是转移到莫名其妙的地方去了,但是终归还是书看少了,太不好了,大脑结构在变化说起来是很夸张但是其实还真有点感觉,希望不是单向的吧。

23日 文章

写文章时一件复杂的事,这么多年来,总想写出好文章,但是总是做不好。

就连这篇这么简陋又无营养的随想,也是增删减改好多次才写出来的。最初版写着写着跑去讨论”看文学能提升文笔”到底对不对,哪些文学好然后摘抄赏析哪里好为什么好去了。

我始终认为想写好文章是要思考的,但是思考方向很容易跑偏,可能也是无法支撑长久的思考导致太过散乱。明明想得时候心中思绪万千感慨不已,一到下笔就空空如也,仿佛刚才所想只是幻梦随意被风吹散。

也是试过很多努力了,但是摆脱不了写到哪想到哪这个困境,就连大纲也想不出什么,摇晃着身子想了半天,也就能列出 “写文章很难” —> “为什么” —> “尝试了什么方法” —> “结果” 这种水平,唉,任重而道远。真的很羡慕写文章很好的人(获什么奖的不喜欢那些文章没意思)。

有人说鉴赏不够,不知道好的长什么样你写自然没标准。让品析句子好坏我还是自认擅长的,我可以去感受可以去体悟,可以去分辨哪里好哪里不好,可是写的话真就想不起来先前怎么判断的了。
有人说写的少了,其实写的真不少了也有好几十篇了,但是还是一筹莫展,就连下一句要写什么也不清楚就这样模糊地先写下去再说。难啊,难啊,写文章真的是复杂,头都痛了。幸好,没有编辑没有deadline,听说有些作家都被逼疯了。

记得中学写作文,永远的议论文,开头就总结,然后几个分论点,能想到后面怎么接的就层层追问让人感觉深入,接不到一起就平行论点多举点例子。那时候想法也很简单,就是对观点问问题,有灵感就多写自己想法没灵感就套模板议论。就是现在给我论题,也已经想不到了,思维枯竭了,模板也不想套没必要忽悠自己。
当时那么忙还有余力写文章写评价甚至写点短篇(虽然写的很烂,但是我能预构场景去推演,很爽真的一口气写下去),也许当时还年轻思维活跃?也许是那时候读了很多文学的缘故吗?常常叹道水平不够,写不出内心理想画面,失真太严重了不敢看第二遍。其实就是没有氛围没有语境,很多文学描写单看没什么出彩的,但是在语境下就是震撼、恍惚,所以还是表达能力而不是句子好坏吧。那时候还想着语言在描述情感上太苍白无力,这个很多作品都有提到的深以为然,但是对我来说只是水平太差的缘故,我又没有那种细腻而又变化的丰富情感真的配说语言没办法描述吗?不过如果真的只有语言的话还是没办法描述出来吧,所以文学会构建具体的场景和统一而连续的氛围,会隐含言外意种种,情绪是具体的,但是要感受到对方情绪的是你而不是对方。

我也希望我的文章是落于具体的,见过太多也写过太多空泛的文章了。忘了哪里看过– “爱只能从具体对象而出,泛爱皆为此爱的延展” 。再宏大的叙事也要落于个体。我还是喜欢那种小的,因为真实,因为能感受到。可惜写不来。

其实我感觉这篇就是为了写而写的,所以没什么感情和冲动,有点功利了想多写点有价值的于是把这篇定义为长篇来写,但是确实强扭的瓜不甜,不该强求的,尽量看起来连贯了。想着其他地方我还追求简练希望看的不要那么累删改了不少内容,到了这边却想尽方法去扩写去展开,我也是太傻了。说到底是写给自己的。

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,以后再多多写作吧,一切安好,有想法了再来改吧,我的思想还不足以去构建世界。